close

有位女性案主在排列個案中看到自己是孤單一人。在父母身上,她找不到一個被保護的位置。她的父母被沉重不堪的命運所牽絆,這個孩子無法幫助他們,他們也無力幫助這個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孤獨一人的。

  第二天,她寫了以下句子來表達她的感覺:「我現在明白了,在我生命中一直跟隨 我的是什麼,但我從不明白的是:我是孤獨的,而且沒有任何地方有我的位置存在。」我回答她:「妳的話只對了一半。妳的確是孤單一人,或者妳總是感覺到很孤寂。這是妳生活中的真實情況。」當我說完時,我看到她變得放鬆、整個人變得平和,蒼白的臉頰也開始有了血色。

  我問她:「當妳聽到我所說的話時,妳有什麼感受?」她說:「我的感覺還是滿糟的,但心情好些了,我變得比較平和。」我告訴她:「就是這樣,當人可以面對發生在生活中的現實狀況時,人會變得平和,然後會得到力量。」她聽得很專心,整個人越來越放鬆,同時也變得更加專注、認真、有元氣。這些細微敏銳的呈現也反應出她內在的改變。我們都能感覺到,這是一股從孩子變成成年人的力量。

  我繼續說:當妳能夠面對妳的孤單寂寞時,妳也能夠面對真實 的生活,當妳能夠面對真實的生活時,妳也能夠面對所有的現實狀況。這時妳的生活是平衡的,妳孤獨一人是事實沒錯,但是妳不再感到孤單或寂寞。如果妳沒有意 識到自己是孤獨一人,或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的話,妳就切斷了與現實的連結,自己不再清楚真正的狀況到底為何,然後就會感到失落。」這位女士點頭贊同我的分析,在座的人都看到她整個人都變得很好,雖說她看起來依然十分嚴肅。她會如此嚴肅也不教人感到意外,畢竟她的經歷是很沉重、很根本深層的。這不僅是她的遭遇,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幸福の修練—愛戀、歡愉與成長

幸福の修練—愛戀、歡愉與成長

作者:威爾菲德.尼爾斯

          (Wilfried Nelles)

 像案例中那位女性學員一樣缺乏類似生活經驗的人,通常很難敞開心胸去接受未知的新世界。即便是在成長過程中備受關愛及妥善保護的人,總有一天也要憑一己之力獨自面對生活,跨出人生的第一步,當他們意識到人都是孤獨的事實時,一樣會痛苦,一樣會感到寂寞和失落。

  人都會感到孤單 寂寞,也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去逃避這樣的感覺。有的人沉溺在酒精中、有的人吸毒,或是藉由激烈的行為、消費、尋求刺激、瘋狂工作、縱情於性愛之間來掩飾,同 樣地,參加心理治療團體、自我成長團體也能讓人忘卻孤單寂寞,但這些舉動及行為都是徒勞無功、不會帶來任何助益。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自己的孤單寂寞,並且接受這個事實。

  我們的伴侶也無法讓我們的孤獨感就此消失無蹤。每個人都必須獨自經歷出生及死亡這兩件事。還有一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地方,也會有一些事情或經驗是別人無法取代、奪走的,就說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及死亡吧,這兩件事是沒有誰可以替你去經歷、體驗的。除了我自己,也不會有任何人能像我一樣完整地經歷我的人生,更無法以我的身份死去。

  希望藉由伴侶或 一段關係來取代、擺脫孤獨感的話,對這段關係反而有害──不,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因為有所希望、期待是很自然的,但是執著於自己的希望及期待卻危險有害。 我們遲早會瞭解到,在伴侶關係中的人們還是孤獨的,不管是我們的伴侶或是我們自己,內心都會有個無法與他人分享的地方。

文章出處:幸福の修練—愛戀、歡愉與成長 / 威爾菲德.尼爾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柳橙與橘子 的頭像
    柳橙與橘子

    柳橙與橘子的部落格

    柳橙與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