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偲程

泰國森林傳統有許多以覺知為主線的路,無論你遵循哪一種來習練,如果過程及理解都是正確的,一定會達到類似於分水嶺的點——也就是「能知的心」與「所知的對象」自然分開


「分開」並不是透過技巧所造作出來的,而是經由培養覺知到某個程度所自然呈現的事實
(編者按:許多行者在理論上知道名色分別的這個結果,但在實修的時候卻誤當成了方法,刻意的造作的去意想一個能觀的心和所緣豁然的分開,這裡的提早預判和想像都違反了當下如實觀的原則。實修的時候不用想他們在一起,也不用想他們不在一起,只要知道,不要去分析判斷,不要注入更多的概念。名色分開不是想像出來的概念而是覺知強大後擋也擋不住的自然而然來的「富貴逼人」的事實)

 

經 驗到「心」與「對象」的分開,便會發覺練習跟以前不再一樣,心和念頭有了距離,彷彿有了足夠的空間和光源看見裡面每樣家具——感覺、感受、情緒、思考、意 向、動機。以前我們也以為可以看見,但那是類似於蒙上眼回憶屋裡有什麼,這與眼罩摘下的直接看見是截然不同的。直見——所見的不只是家具,還有伴隨的空間 感、開闊、自由,與所觀的對象毫無糾纏。


「心」與「對象」的分開,並非終點,而是中點;或說是真正觀照的起點。在這個階段,「自尋煩惱」的程序尚未解除,只不過處在「心」與「對象」分開的當刻,外在或內在的事物很難影響你。

此時的心,透明而清晰,感官經驗通暢而鮮活。時間彷彿減速,覺知彷彿提速,一秒鐘可以經驗到更多經驗,同時又顆粒分明、有條不紊。


這個階段會產生許多感悟。你以前僅止於聽說的,如今有了經驗可以對照。你首次品嚐到暫時的「自由感」與「解脫感」,因此產生自發的興趣,想要堅持到終點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此處唯一的危險是我們會微妙認同於「能觀心」是「我」,或者認為已經到達終點,因而懈怠下來。於是覺知會減弱,心再度被念頭所造的「故事」引發身受與情緒,被裹進「心緒的迷宮」。所以不要停止習練,更加放鬆自然且不預期結果,讓「能知的心」自然連綿穩固,更快從念想之中跳脫。這是品嚐「甜頭」同時也易產生誤解的階段。

 

需要瞭解的是,覺知之道的目標不僅是為了「當下沒有煩惱」而設計的。「解除當下之憂」只是覺知所生的副產品,若要獲得所謂「不退轉的結果」,有賴於培養覺知直到「道智」與「果智」的升起。惟有每一次「道智」與「果智」的升起,才能夠卸載掉不同的「自尋煩惱/自苦」程序。

 

請勿過早將「能知之心」認定為「真我」或「永恆」,以為有個「什麼」能被保留。相反的,只要持續培養覺知,有任何念頭升起,知道;沒有明顯的念頭升起,也知道;不舒服的覺受,知道;舒服的覺受,也知道。正如德加尼亞尊者說:整個世界只有兩樣東西:心,以及心所知道的目標。


無論是放鬆的覺知、開闊的覺知、多目標的覺知、自然的覺知乃至反觀覺知那個能知的心,都只是暫時的狀態。當佛陀說滅除煩惱時,他不只是針對現行的煩惱,還針對潛伏的造苦機制(隨眠煩惱)。修習是透過覺知及輔助因素的完善,而了知一切精神/心理現象與一切物質/能量現象的真相,逆轉「造苦連鎖反應」(12緣起支),最終完成對於「自苦」程序的卸載。這一切與你的實際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偲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e4ba4d0101c4ls.html

 

arrow
arrow

    柳橙與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