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思考基礎其實就是拆解、簡化與專注,
專注不只是專心,一味專心只會讓人覺得枯燥,
專注有三個關鍵:
1.打開「動機」引擎、
2.設定稍微超出能力範圍的目標、
3.最終是為了得到「心流經驗」──長時間做某一件事卻覺得爽、有成就感
這些事其實小孩最懂,只是長大後你多半忘了。
目前分類:時間及生活管理 (31)
- Aug 09 Sat 2014 23:10
拆解與簡化專注的三個關鍵
- Aug 02 Sat 2014 23:34
不要逃避了!事情沒有你想得這麼難 「抗拖拉」生活術,搞定生活中阻礙你的各種大怪獸
不要逃避了!事情沒有你想得這麼難:英國資深生活教練教你「抗拖拉」生活術,搞定你眼中的棘手困境與沉重負擔
How To Manage Your Mammoth: The procastinator's guide to getting things done
‧英國亞馬遜網站★★★★★星推薦 不得不做的瑣事雜務、一堆「沒時間去做」的工作、難以打破的習慣、從未成真的夢想、無法釋懷的過往經驗、需要清償的人情債……生活中這些狀況時常像擋住去路的大怪獸,一直阻...more
本書能幫助你瞭解你所面臨的難題類型,將家庭、工作、生活中常遇到的棘手任務拆分為一系列可入手的工作,並透過一次一小步往前進的作法,幫助你在困境中找到簡單、隨時可上手的應對方法!
★只有願意面對,才能帶來真正重大的改變!
在生活中,你是否「一直打算」要來處理這件事情,卻從未跨出任何一步?一直懷抱夢想,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狀?總是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的改變?一度犯下的錯誤、曾經錯過的機會使你不斷陷在討厭自己的情緒中走不出來?
「面對」是解決事情的唯一方法,並透過簡單可靠的策略,在家庭、工作、生活中阻礙你的各種大怪獸都是可以輕鬆應對的。
書中來自各種工作職場與私人生活中的案例故事和練習題,能幫助我們檢視內心的真實想法與個人特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解決困境,重塑更好的自己!
- Jun 29 Sun 2014 22:31
(轉)什麼是工作記憶?對工作記憶的誤解
什麼是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是有意識地處理資訊,所謂「有意識」(conscious),指的是你的心智放在這資訊 上頭,你注意此資訊,對它投以心智聚光燈,聚焦於它,或是對它作出決定。在此同時,你也刻意地忽視其他事物,舉例而言,若你正在思考一檔股票交易,你會過 濾掉電話鈴聲、同事的閒聊、以及一筆一百萬元下單帶來的興奮。所謂「處理」(processing),指的是你在操縱這資訊,運用此資訊,計算此資訊,或 是用另一種新形式來呈現這資訊。
- Jun 28 Sat 2014 22:25
《NewIQ大革命》IQ無法改變,工作記憶卻能愈鍛鍊、愈優異!
工作記憶=運用資訊的能力=決定未來成就的New IQ
工作記憶是你處理資訊的能力,幾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受到它的影響。
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應付瘋狂忙碌的行程,或更熟練地管理風險?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你的生活面貌,使你能夠更樂觀、更有信心地面對每一天?
翠熙,亞洛威和羅斯·亞洛威兩位認知教育專家要告訴你:工作記憶是幫你做到這些及更多的關鍵。
- Mar 29 Sat 2014 20:30
早上10秒的打掃習慣,人生就此改變 *從一千間髒房子看到的事
曾協助1000個髒亂房屋變得乾淨的作者今村曉,身兼習慣領域專家及日本打掃協會理事長,這是他初次公開自己結合兩者的新打掃術。他還極力提倡「外腦理論」及「打掃道」
外腦理論:房子=大腦,房子越乾淨的人,腦袋也越清明,做任何事都易成功。相反的,房子雜亂的人,腦袋通常也混亂不明,遇事慌亂,不知如何處理。
打掃道:不只是單純的打掃,而是藉由持續打掃開發個人能力,使人擁有決斷力和判斷力,並提升工作效率。
只要打掃10秒鐘就好,藉由每天持續實行,不僅房子變乾淨了,人生也將大為好轉。
- Feb 25 Tue 2014 23:17
聚焦第一張骨牌:卓越背後的超簡單原則 成功,不需要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
在本書,作者凱勒分享他最重要的學習──「一件事」的驚人力量,
教你聚焦關鍵,打破阻隔成功的6項迷思!
.每件事都重要:平等是個謊言,從80/20法則著手,找出少數中最重要少數來做。
.同時多功效率高:多工者心思雜亂,同時做很多事,只是有機會一次搞砸更多事。
.嚴以律己:光有紀律不會成功。成功是養成做對事情的習慣。
.只要有堅持的意志,就會成功:意志力是有限資源,很快就會消耗光。
.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是迷思。要聚焦,就不可能維持平衡 。
.眼高就是壞:想大事、放眼高處、大膽行動,可以擴張生活、成就更多。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Behind Extraordinary Results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為什麼有人可以成就更多?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卯足全力,為什麼還是處處碰壁?
待辦事項愈列愈多,怎麼樣也趕不上進度?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用錯了方法。
我們一天28%的工作時間都被混亂、失焦、分心偷走,
生活愈複雜,愈要學會簡化、聚焦的能力!
★Amazon.com、《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三大暢銷排行榜TOP1
★北美地產王、Ernst & Young與《企業》(Inc.)雜誌年度創業家蓋瑞‧凱勒(Gary Keller)最新著作
成功,不需要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
而是聚焦、專注做對能帶動後續變化的事!
行動前,先想想:「哪一件事,做了之後,其他每一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
- Nov 11 Mon 2013 19:07
拆掉一本書:把紙書拆開,透過專用掃瞄器,轉成在數位裝置閱讀的電子書的自炊紙整理術
掉一本書:把房間、書櫃、辦公桌清空,神奇的自炊紙整理術
- 作者:黃裕元
-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13/11/09
- 語言:繁體中文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8 x 22.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職場工作術> 時間管理
熱門關鍵字:高凌風《火鳥》/ 【商業新書79折】/ 行家這樣開餐廳 / 莊家優勢 / UNIQLO財報祕密 / 學會K線賺3億 /
想要一種「更輕鬆」但「更有效率」的整理方法嗎?把工作、生活中那些零碎、雜亂的資料全部簡單有條理的重整?這時候,你需要下定決心,斷絕那些過去的依賴,把書拆開、把資料輾碎,但透過數位化的方法找到全新的自在生活方式!
這本書裡提到的「自炊」是日本已經流行好幾年的「紙整理術」,把紙書拆開,透過專用的掃瞄器,轉成可以在各種數位裝置閱讀的電子書,從此你不需一個佔空間的書櫃,一台平板就能輕鬆讀書並帶上所有書,這是一個人就能輕鬆做到的整理方法。
不過這本書不單講「自炊」的方法,還要延伸到生活、工作上任何的「紙本-數位」整理技巧,從生活上的發票到工作上的名片,如何用無紙化的方式整理你的知識,讓你在數位時代成為輕鬆有效率的整理達人。
在教學上,本身會以圖文並茂的案例方式,讓讀者可以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下,上手各種自炊整理方法,讓你不再為了一疊一疊資料的整理而煩惱。
- Sep 07 Sat 2013 22:51
「時間∕心力不夠用」的十大常見失敗心智原因~練好專注力
「時間∕心力不夠用」的十大常見失敗心智原因,例如:
★心不在焉(我的鑰匙放在哪兒了?)
★易於分心(這看起來真是有趣…)
★難以忍受的凌亂(哇,這個地方真亂…)
★無法專注(拜託,我現在真的已經很專心在這件事情上了…)
★慣性遲到(哎呀,真是對不起…)
★無法身兼數職(我認為我已經掌握所有事情了…)
★停滯不前(我動彈不得,沒法往下做了…)
★壓力過大(工作真的多到累死人了…)
★有效率,但,可以更好嗎?(我可以做得更好…)
★瀕臨混亂的邊緣
如果你有以上常見的心智管理失當問題,請注意──你得把自己從「多功神話」中解放出來,重新採用「轉換調節」心智科學程序。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統計,有48%的人覺得現在的壓力比過去五年都還要大。基植於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哈佛醫學院醫師與頂尖身心教練將透過「六大程 序法則」,佐以真人實例與淺顯易懂的說明,指導如何運用有限時間與精力,妥善運用人腦與生俱來的潛力,提升生活的效率與成就感!
這六項法則是──
(1)駕馭激動的情緒:當我們開始進入「心智」運做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管理、或者起碼要先克制自己的情緒。當你惱怒、沮喪以及心煩意亂時,你很難有周全的思考或是達到工作效果。
(2)保持專註:持續聚焦與維持注意力是有條理行為的重要基石。你必須要能夠保持你的焦點,並成功的忽略週遭許多會令你分心的東西,
(3)踩剎車:一個有條理的大腦一定可以約束或停止某項行動或想法,就像是看到停車標誌或是有人突然衝進你的車道時,擁有一對好的剎車能將你的車子暫時停下來。做不好這一點的人,通常難以忍受、壓抑最後所呈現出來的錯誤回應或行為。
(4)訊息模式化:你的大腦擁有令人驚訝的能力,能夠維持在它所專注的資訊上,進而分析它、處理它、最後利用它來指引下一個行為
(5)調節轉換:有條理的大腦能做好準備,以迎接新聞快訊、迎接即時的機會或最後一刻計劃的改變。現代活中,你必須要專注,同時也要處理並衡量各刺激因素的輕重緩急,而且要保持彈性與靈活,並做好在各個工作任務之間轉換的心理準備。
(6)綜合融會:有條理及有效率的人,會把上述各種心智組織方法融會貫通……,就像大腦的各部分通常能一起運作,以執行任務或解決問題,並且利用這些能力應付手邊的問題或處境。
- Aug 25 Sun 2013 19:02
整理的八大好處-一天15分鐘,改變人生的整理術
韓國網友票選年度最佳書籍! 掀起全國「微整理」旋風!
協助無數企業與顧客重生的整理顧問尹善玄
發現知名大企業與成功者的共同祕訣,就是整理
只要能夠整理一個皮夾,就能管理好你的人生,
擺脫壓力,做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讀了許多本勵志書也沒什麼改變的話,
建議不要再找新的勵志書籍,
開始小規模的整理吧。
日常中的壓力,大多來自於沒整理好的人事物。
透過本書介紹的空間(物).時間(事).人脈(人)整理術,
讓你消除壓力,拾回餘裕,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 Aug 24 Sat 2013 22:01
放慢回應時管理延遲,做出最好的抉擇-等待的技術:慢想,讓決定更好
★《高速企業》(Fast Company)「2012年度最佳商業書」
★《柯克斯書評》(Kirkus)「2012年度最佳非文學書籍」
假使有1小時的決策時間,就該在第59分鐘再回應;
如果有1年的時間,就等到第364天;
即使只有1秒鐘,還是要儘量拖延,連1毫秒都要計較。
數人必定同意,拖拖拉拉並不是什麼值得嘉許的行為。本書卻指出,延遲是生活的常態,只要延遲得恰到好處,在做決定前等待一段時間,儘可能蒐集最多資訊,便是好的延遲。
巴菲特常用站上棒球打擊區來比喻股票的操作:「你永遠不必揮棒。只要站在打擊板上,面對投手丟過來47美元的通用汽車股票,39美元的美國鋼鐵股票, 沒有人會喊三振出局,也無所謂處罰,頂多就是錯失機會而已。整天就等待喜歡的球出現,然後當外野手打瞌睡,就站上去打擊。行動本身不會讓我們賺錢,做對了 才有賞。至於要等待多久,那可沒有期限。」
巴菲特並不拖延成性的人,他總是在研讀財務報表與資料。但是他儘可能延遲做決策,運用等待的技術,為下一次大交易做好準備。
在這本討論決策時機的書中,作者帕特諾伊教授訪問了百餘位專家,深入研究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法律、金融、生理等領域的實驗成果,為我們揭開時間與延遲決策的謎團:
![]() |
|
本類書籍銷售TOP5
好策略壞策略
等待的技術:慢想,讓決定更好
王品不可思議
戴勝益 十座大山 十大決策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編輯手札
- Aug 01 Thu 2013 22:36
增強你的意志力:教你實現目標、抗拒誘惑的成功心理學
-
- 增強你的意志力:教你實現目標、抗拒誘惑的成功心理學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 折 277 元
《紐約時報》暢銷書!
意志力,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
它不是一種美德,而是具有生理基礎的一種能量。
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用久了就會疲累,只要多鍛鍊就可以強化它。
葡萄糖(glucose)就是意志力的燃料,也因此,吃飯和睡覺對於儲備意志力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節食瘦身那麼容易失敗。
意志力有兩大定律:
一、意志力是有限的,用了一次就消耗掉一部分。所以,最好一次專注一件事,比較能達成目標,並建立自信心。
二、你做不同的事情所仰賴的意志力,是來自於同一個帳戶。也就是說,你是用同一批意志力來應付無奈的塞車、繁雜的工作、苛刻的上司、消費的慾望、甜點的誘惑、難搞的小孩。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但這個極限可以改變,可以透過練習讓意志力增強。本書不僅揭露實驗室研究的驚人結果,也從許多知名人士的親身經驗,說明如何針對你的期望,設定務實的目標、監控進度,增強你的自制力。
只要學習一些技巧、並養成好的習慣,下一次遇到誘惑時,你可以不必那麼費力就可以抗拒它,因為你的意志力已經增強了。而且,你的工作執行力也會變強。
在這個太依賴網路的時代,「點擊一下」、「滑一下」的誘惑如影隨形,想要不去做,可能比登天還難。但如果你想要控制自己,過更好的生活,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想要美滿的家庭、個人的事業、理財致富、健康、自由,意志力是解開成功關鍵的鑰匙。
關於意志力的真相:
※想要新年新希望?為了能真正實現,不要貪多,一個願望就夠了!
※任何一個小決定,都會用掉一點意志力。花精神去決定一些瑣碎事情,將使你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做真正重要的決策。這就是「決策疲勞」現象,而且小心!這時候你更難抵擋誘惑。
※當你意志力疲勞時,會偏好短期利益,可能會做出不智的決定。這時趕快補充葡萄糖,「吃了再上」,才會有充分的意志力,做出好的決策。
※如何善用意志力?假如你想要當個專業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寫固定的字數,養成習慣;如此一來,習慣就可以幫助你在日後輕鬆克服困難。
※越壓抑,越想去做——有趣的「白熊實驗」。
※「道德許可證」效應:當你做了一件好事,就覺得自己有權可以使壞一下。所以早上辛勤工作,下午開始打混摸魚……如果能增強自制力,就可以避免這種效應。
※「管他的」效應:你設定了目標,但不小心破戒了——「管他的,今天就好好享受吧!」這是放縱、後悔、再放縱的惡性循環,是意志力的大敵。